8日,從市工信局獲悉,為打造一批掌握“獨門絕技”的“單打冠軍”“配套專家”和骨干企業,帶動全市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我市出臺了《支持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措施》),從加大財政資金支持等方面制定出臺了13條政策措施,覆蓋面全,含金量足,操作性強。
《若干措施》明確了到2025年“3168”的發展目標!3”即建立長春市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培育庫,到2025年入庫企業累計達到3000戶;“1”即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從現有的374戶增長到1000戶;“6”即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從現有的84戶增長到600戶;“8”即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從現有的27戶增長到80戶。
《若干措施》具體可歸納為“4+2+7”政策體系。
“4”即加大財政資金支持、助力企業創新發展、強化金融服務保障、鼓勵對外開放合作,為承接省級政策。加大財政資金支持方面,我市提出每年統籌安排一定規模的中小企業(民營經濟)發展專項資金,重點支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發展;助力企業創新發展方面,提出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年度R&D經費投入給予補貼支持,對新獲批國家級、省級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給予獎勵支持;強化金融服務保障方面,提出按年度貸款基準利率給予適度比例貼息補助支持,最高不超過100萬元;鼓勵對外開放合作方面,提出對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參展費用或展示費用給予補貼支持,對成功兼并或收購國外科技型企業或研發機構的給予補貼支持,最高不超過200萬元。
“2”即支持企業做優做強、鼓勵智能化轉型,為借鑒外地政策。支持企業做優做強方面,我市借鑒南京市現有政策,對首次獲批國家制造業單項產品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、200萬元獎勵支持;對有效期內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5億元,且近兩年平均增幅超過10%以上的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,給予企業高管50萬元獎勵支持。鼓勵智能化轉型方面,我市借鑒威海市現有政策,鼓勵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開展智能化技術改造,鼓勵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實施具有“信息化、數字化、網絡化”等特征的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,對項目新增設備和軟件投入總額,按相關規定給予一定資金補助。
“7”即發揮產業基金作用、建立梯度激勵機制、推進質量品牌提升、推動企業上市融資、增強平臺服務支撐、加大人才保障力度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7條,為本地創新政策。在發揮產業基金作用方面,我市提出利用“長興基金”及下設各主導基金,通過早期投資、早期介入,服務后續輪次融資,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全力推動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加快發展;在推動企業上市融資方面,提出對北交所成功上市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,依照長春市現行上市掛牌獎勵政策給予適度獎補資金支持;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,提出對首次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認定的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給予適度獎勵支持。
(來源:長春日報)
(編輯:王思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