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民快評|個人防護的弦仍舊不能松
目前,上海按照封控區、管控區、防范區三種方式進行分區管理,不少城市運行保障人員的流動也因此增加!妒忻裥鹿诜酪咧R手冊》2.0版建議,各類城市保障人員應根據自身所接觸的人、物、環境的風險,規范使用合適的防護用品。此外,一些需要測核酸或因事外出的居民,回家后也應注意規范消殺。
新增感染者人數整體呈下降趨勢,社會面疫情風險得到有效控制,疫情走勢趨穩趨好……近些天的疫情發展趨勢,令人不由感到,曙光就在前方。但是,還遠遠沒到放松的時候。在今天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,相關負責人就提醒,目前成績并不穩固,反彈風險依然存在,決不能掉以輕心、麻痹大意。
因此,在企業復工復產、人員流動增加的過程中,個人防護的弦不能松,不要給病毒留下可趁之機。
做好個人防護,需要每個人從自己做起,也需要相關單位盡到責任。例如,市環境整治消殺工作專班等部門推出復工復產人員防護與清潔消毒“十問十答”,不同區域和場所的工作人員分別有哪些防護要點、如何做好清潔消毒,到商超、菜場購物有哪些注意事項,到室外公共場所如何防護等,都有詳盡的介紹。又如,隨著醫療機構陸續恢復正常診療,前往就醫的市民可能增多,務必全程規范佩戴口罩,做好手衛生等個人防護,不要聚集,保持安全社交距離。
疫情好轉,會有許多市民逐步恢復正常生活。一個多月過去,不少人出現了疲憊的狀態,此時更要當心,不要在個人防護上松懈。作為市中心第一個社會面基本清零區,普陀區向居民發放了“居民小貼士”,提示居民在恢復外出生活的同時,仍需做好個人防護,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。與此同時,一些區域正在推進疫苗接種,還沒有完成接種的市民,不妨去補上這一針或兩針,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加強“防護罩”。
紀玉/文
(來源:新民晚報)
(編輯:王思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