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端午小長假是吉林省經歷近兩個月疫情后,全面啟動文旅市場迎來的第一個小長假。
較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端午假期間,吉林省日均接待游客增加65.66萬人次,增幅134%,迎來市場復蘇拐點。據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,吉林省接待國內游客344.3萬人次,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.98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2.2億元,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7.65%。
短途游受歡迎 “微度假”成熱點
城市休閑游人氣旺——城市開放式公園游人如織,長春神鹿峰度假區、動植物公園、蓮花島景區首日接待游客分別同比增長26.09%、13.68%、12.5%;市民打卡城區商業綜合體,長春市“這有山”接待6.92萬人次,長春市桂林路、紅旗街商圈人頭攢動;吉林市北山風景區首日接待6萬人次,龍潭山公園首日接待5萬人次。
景區客流明顯回升——長春凈月潭森林公園接待1.19萬人次,蓮花島景區接待1.02萬人次;吉林北大湖度假區接待1.29萬人次;松原查干湖景區接待2.62萬人次;白城查干浩特度假區接待5.35萬人次;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接待1.6萬人次;梅河口海龍湖景區接待3.27萬人次。
鄉村旅游備受歡迎——長春馬鞍山田園綜合體接待0.46萬人次,雙青湖旅游度假區接待0.55萬人次;吉林富饒農場接待2.6萬人次;四平伊美生態園接待0.42萬人次;遼源朝陽村接待2.5萬人次;通化金廠溝30余家民宿、農家樂、度假山莊、戶外燒烤點全部爆滿,佟佳江旅游度假區17艘游艇游船全面運營,首日入園游客達4.4萬人次。白城西郊公園接待1.5萬人次。
露營游成為“頂流”——長春慢山里、天定山度假小鎮、北湖濕地,延邊夢都美露營地,通化白雞峰國家森林公園,梅河口露營基地等“一篷難求”。
體悟傳統民俗——吃粽子、插艾草、戴香囊、系五彩線……品味歷史文化,吉林省公有制院團、劇場、美術館、文化館、博物館、圖書館開展線下活動96場,接待讀者、觀眾25.72萬人次;線上活動229項,觀眾55萬人次。吉林省圖書館舉辦“夏色倚青艾,百戲慶端陽”端午節戲曲文化主題展等活動7項;長春市圖書館舉辦“簫鼓喧呼斗畫船—端陽龍舟競渡”文化展等活動14項。吉林省舉辦非遺線上活動19項,1.53萬人次參與,吉林省文旅廳舉辦“吉林非遺購物節”。
“粽”情吉“臨”時 文旅市場加快復蘇
“‘粽’情吉‘臨’時”,吉林省文旅市場正式啟動,吹響吉林省文旅產業全面恢復的沖鋒號,拉開文旅市場振興的大幕。
吉林省文旅廳“支持文旅企業復工復業促進文旅市場疫后復蘇”的18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,在全國首批恢復“跨省游”。全省各地舉辦文旅促消費活動40余場,出臺文旅促消費政策28項。吉林市舉辦“疫后花開 燃情端午”一日游上線啟動儀式;四平市開展“四平邀您樂享其‘城’5+1狂歡盛宴”系列促銷活動,發放商貿文旅消費券;通化市舉辦“帳行天下 樂享通化”端午山地帳篷電音節;延邊州發放70萬“惠游延邊”文旅消費券。
搶抓假日經濟機遇 文旅企業信心提振
吉林省旅游企業搶抓假日經濟機遇,復業率90.21%。景區景點紛紛推出特色旅游產品,融“傳統文化風俗”于“旅游度假場景”,為游客提供更多消費選擇。
長春天定山舉辦消夏露營燈會;查干湖景區開展民俗文化旅游節、荷花節、環湖自行車賽等系列活動;梅河口海龍湖舉辦市民文化節,開展吃頭魚、包粽子、贏好禮等活動,東北不夜城舉辦魔幻泡泡電音節;長白山舉辦戶外露營音樂美食節。
旅游企業還推出優惠促銷聚攏人氣。長白山景區、長白山狩獵度假區、大戲臺河景區、查干湖景區免門票;吉林市松花湖等7個景區對醫護工作者免門票;四平市6家景區端午期間門票半價,部分景區住宿餐飲8折優惠。
節日期間,吉林省文旅廳組成4個督查組,廳領導班子成員分區包片,主要采取暗訪形式,重點督導文旅企業復工復業、項目開復工和人員管控層層加碼等情況。
從全省情況來看,各地不斷推出各式精彩端午民俗游活動及文旅消費優惠政策,“本地游+周邊游”的短途旅游較受省內游客歡迎,城市休閑、戶外露營、鄉村旅游、自駕游成為市場的熱點;政策利好、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豐富,文旅企業經營信心和游客出游熱情得到快速修復。
(來源:人民網吉林頻道)
(編輯:王思博)
|